共 9 条
泥河湾盆地上新世生物地层序列与环境
被引:13
作者:
李强
[1
]
郑绍华
[1
]
蔡保全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脊椎动物进化系统学重点实验室
[2] 厦门大学历史系
来源:
关键词:
泥河湾盆地;
上新世;
哺乳动物;
生物地层序列;
环境;
D O I:
10.19615/j.cnki.1000-3118.2008.03.005
中图分类号:
Q915 [古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总结了泥河湾盆地晚上新世生物地层,讨论了12个剖面含哺乳动物化石层位的相互关系,以稻地老窝沟剖面的地层顺序为基础排列出约3.7~2.6Ma时段内的9个代表性的生物地层单位。哺乳动物以Paenelimnoecus chinensis、Lunanosorex cf.L.lii、Trischizolagus、Pliopentalagus nihewanicus、Ungaromys、Mimomys sp.、Chardina truncatus、Mesosiphneus praetingi、M, paratingi、Plio- siphneus lyratus、Pseudomeriones complicidens、Castor anderssoni、Huaxiamys downsi、Chardinomys yusheensis、C.nihowanicus、Hipparion houfenense和Gazella blacki组合为特征。动物群在时代上与榆社麻则沟动物组合、静乐红土动物群、灵台雷家河剖面V带及任家沟静乐红粘土动物组合、宁县水磨沟动物组合、游河动物群及沂南棋盘山洞穴动物组合相当。动物群所反映的是温带草原为主、间有树林和干草原的稀树草原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32
页数:2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