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空间”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56
作者
王垚 [1 ]
钮心毅 [1 ,2 ]
宋小冬 [1 ,2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同济大学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流空间”; “流”数据; 区域研究; 空间结构; 空间相互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通过对国外近几年关于"流空间"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研究领域集中在区域中心性测度方法,从功能性角度识别多中心空间结构,传统腹地和网络腹地的划分以及中心地理论、城市网络理论和引力模型等理论验证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的研究深入都与"流"类型及其测度方法演变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流"数据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手机信令数据、互联网数据、手机通话数据等大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为"流空间"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以"物流"数据测度的"流"分析、整合大数据和传统数据、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流"差异及适用环境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组织及其复杂性结构特征 [J].
吴康 ;
方创琳 ;
赵渺希 .
地理研究, 2015, 34 (04) :711-728
[2]   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联系及其复杂网络演化 [J].
赵渺希 ;
魏冀明 ;
吴康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1) :46-52
[3]   基于网络社会空间的中国城市网络特征——以新浪微博为例 [J].
甄峰 ;
王波 ;
陈映雪 .
地理学报, 2012, 67 (08) :1031-1043
[4]   城市地理学的“流空间”视角及其中国化研究 [J].
高鑫 ;
修春亮 ;
魏冶 .
人文地理, 2012, 27 (04) :32-36+160
[5]   基于网络关联的长三角区域腹地划分 [J].
赵渺希 ;
唐子来 .
经济地理, 2010, 30 (03) :371-376
[6]   信息时代空间结构研究新进展 [J].
甄峰 ;
顾朝林 .
地理研究, 2002, (02) :257-266
[7]  
“流空间”视角的城市与区域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修春亮, 2015
[8]  
多中心大都市区[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英) 佩恩, 2009
[9]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著, 1998
[10]  
Measuring Polycentric Urban Development in China: An Intercity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erspective[J] . Xingjian Liu,Ben Derudder,Kang Wu.Regional Studies . 201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