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善的两失:当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困境检讨

被引:5
作者
沈云都 [1 ]
董云川 [2 ]
机构
[1] 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 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真; 善; 科学; 方法; 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03 [科学的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当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了近代自然科学将"真"与"善"分割开来的方向,继承了自然科学在真确性方面的两个妄断;又具有自然科学所没有的特殊的方法论困局,即人被"事实化"的问题;由于"价值中立"原则被误用,所以社会研究对"非善"有纵容的倾向。"善"在当代作为一个个人性的命题,与社会科学研究对知识之普遍性的追求之间存在矛盾。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导致中国社会研究领域没有及时吸取方法论哲学和知识学的前沿成果,是真善两分和真善两失的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当代学人的自我和谐问题——对学者文化人格失序的反思 [J].
董云川 ;
沈云都 ;
刘晚莹 ;
许瑶 ;
木其坚 ;
张德权 .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09, 25 (03) :49-57+74
[2]   从韦伯的“价值中立”到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 [J].
王小章 .
哲学研究, 2008, (06) :78-84+128
[3]   道德证明:康德与哈贝马斯 [J].
高玉平 .
学习与探索, 2007, (04) :36-39
[4]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J].
童世骏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23-32
[5]   没有革命的理性?——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 [J].
安东尼·吉登斯 ;
田佑中 ;
文军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2, (02) :48-55
[6]   从“是”推不出“应该”吗?(上)——休谟法则的哲学根据质疑 [J].
程仲棠 .
学术研究, 2000, (10) :19-25
[7]  
人类学的理论预设与建构[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陈庆德等著, 2006
[8]  
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帕特里克·贝尔特(PatrickBaert)著, 2005
[9]  
法理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英)韦恩·莫里森(WayneMorrison)著, 2003
[10]  
科学的反革命[M]. 译林出版社 , (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FriedrichA.Hayek)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