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GIS的徐州城北矿区生态景观修复研究

被引:34
作者
侯湖平 [1 ,2 ]
张绍良 [1 ,2 ]
闫艳 [2 ]
郭士永 [2 ]
顿德光 [2 ]
金玉洁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关键词
RS和GIS技术; 景观变化; 生态景观修复; 煤矿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徐州城北矿区1987,1998,2008年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生态景观学理论,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析采矿对矿区景观生态影响的变化规律,从生态修复适用范围、模式、技术等方面提出矿区生态修复的策略.结果表明:1987—2008年间,整体景观破碎化程度提高,多样性增大,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但耕地的生态景观指标变化最大,最大斑块指数减少了6.481%,边缘密度减小了5.64m/hm2,连通度减小了0.186;其次是水域用地,最大斑块指数增大了2.345%,斑块边缘密度增大了4.97m/hm2,连通度减小了0.261.采矿造成农地塌陷,地表积水,部分塌陷地被复垦为鱼塘、湿地等,为此,从构建斑块-廊道-基底角度,提出农田生态景观、水域景观、工业景观、居住景观、道路景观的生态修复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基于多时相CBERS影像分析矿业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以徐州市为例
    杜培军
    袁林山
    张华鹏
    谭琨
    尹作霞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9, 38 (01) : 106 - 113
  • [2] 基于RS和GIS技术的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毕如田
    白中科
    李华
    李卫祥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 (12) : 201 - 204
  • [3] 河北白石山景区景观格局及生态修复
    马宁
    朱立敏
    张锋
    [J]. 山地学报, 2008, 26(S1) (S1) : 22 - 28
  • [4] 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关系研究进展
    胡巍巍
    王根绪
    邓伟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 18 - 24
  • [5] 门头沟煤矿区生态修复功能及生态农业工程规划
    王德起
    王霖琳
    朱海坤
    盖海鹏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11) : 138 - 141
  • [6] 对淮南矿区采煤沉陷地生态环境修复的思考
    崔龙鹏
    [J]. 中国矿业, 2007, (06) : 46 - 48+52
  • [7] 徐州煤矿区土地利用格局演变分析
    卞正富
    张燕平
    [J]. 地理学报, 2006, (04) : 349 - 358
  • [8] 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管理
    胡振琪
    高永光
    高爱林
    危向峰
    [J]. 环境经济, 2005, (05) : 12 - 15+7
  • [9] 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胡振琪等, 2008
  • [10] 矿业开发密集地区景观生态重建[M]. 冶金工业出版社 , 李富平等,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