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39
作者
陈文 [1 ]
谭敏 [2 ]
梁立安 [2 ]
翁泰来 [3 ]
机构
[1]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药系
[2]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推拿科
[3] 广西中医学院
关键词
脑缺血/针灸疗法; 脑缺血/病理生理学; 穴; 足三里; 穴; 悬钟;
D O I
10.13703/j.0255-2930.2006.03.002
中图分类号
R246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艾灸足三里、悬钟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并对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采用序贯试验设计方法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基本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足三里、悬钟,每日1次,连续治疗20天;对照组采用基本对症治疗20天。以经颅多普勒观察随机配对设计的成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前后脑血管功能变化,以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各研究指标的试验线都达到序贯试验图的有效边界,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悬钟对脑血管舒缩反应、脑血流自动调节、侧枝循环的建立等功能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针灸治疗中风研究进展
    王日权
    朱玲萍
    韩肖华
    [J]. 河北中医, 2001, (06) : 475 - 476
  • [2] 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概况
    燕平
    [J]. 现代康复, 2000, (07) : 1087 - 1087
  • [3] 头体针对缺血性中风脑血管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
    杜广中
    张登部
    卜彦青
    [J]. 中国针灸, 1999, (05) : 9 - 10
  • [4] 针刺风池穴对脑血流的影响
    袁晓军
    郝喜书
    赖仲平
    赵晖
    柳文仪
    [J]. 中医杂志, 1996, (05) : 285 - 286+260
  • [6] 针刺干预大鼠实验性脑梗塞的形态学研究——Ⅰ软脑模动脉网的代偿及动态定量观察
    翟娜
    杜元灏
    石学敏
    许屏
    [J]. 针刺研究, 1993, (01) : 8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