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联合作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

被引:9
作者
顾中言 [1 ]
陈明亮 [2 ]
许小龙 [1 ]
徐德进 [1 ]
徐广春 [1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高淳县农业局
关键词
杀虫剂混配; 共毒系数; 增效作用; 偏差; 校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82.3 [杀虫剂];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通过单剂的LC-P线计算混剂的期望LC-P线和相加作用区间(期望死亡率±20%期望死亡率),并与混剂的实测LC-P线和95%置信区间一起作图;分解混剂的LC50值为相应单剂的浓度,并由浓度对应的死亡率计算共毒因子;用单剂LC50值95%置信区间的上限/下限与混剂LC50值95%置信区间的下限/上限计算共毒系数区间等方法来分析共毒系数在杀虫剂混用评判中的偏差及校正方法。结果发现①当整个共毒系数区间在100以上或100以下时,共毒因子则大于+20或小于-20,实测LC-P线在相加作用区间外侧或期望LC-P线在95%置信区间外侧,表明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之间有毒力差异;②当整个共毒系数区间在100左右、跨越拮抗-相加-增效作用之间时,凡共毒因子大于+20或小于-20的,实测LC-P线在相加作用区间外侧或期望LC-P线在95%置信区间外侧,同样表明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之间有毒力差异;③凡共毒因子在-20与+20之间的,虽然用LC50值计算的共毒系数明显大于100,但相加作用区间和95%置信区间重叠,期望LC-P线和实测LC-P线彼此交缠,表明2条LC-P线之间没有毒力差异。因此,只有当共毒系数大于100,同时共毒因子大于20时,才能确认混剂对供试害虫的增效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38 / 12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杀虫剂混合使用的增效作用评判分析 [J].
顾中言 ;
许小龙 ;
徐德进 ;
徐广春 .
农药学学报, 2009, (03) :304-311
[2]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毒农药替代药剂的室内筛选 [J].
高忠文 ;
陶岭梅 ;
苏建亚 ;
高聪芬 ;
畅红 ;
周立邦 ;
沈晋良 ;
刘学 ;
杨峻 .
中国水稻科学, 2008, (06) :631-636
[3]   稻褐飞虱对噻嗪酮抗性的检测技术 [J].
庄永林 ;
沈晋良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