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对县域粮食产量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

被引:30
作者
黄维 [1 ,2 ,3 ]
邓祥征 [1 ,2 ]
何书金 [1 ]
林英志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粮食产量; 计量经济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 中国; 县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 [农业气候];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中国1988、1995、2000和2005年县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气候变化因素、投入要素、自然环境条件变量的面板数据随机效应计量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中国县域气候变化(主要以1988-2005年间气温、降水变动)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一定幅度内的气温上升和降水增加对我国粮食产量变动有正向作用。将气温、降水变动的影响分解到不同省份上后,可以发现气温、降水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特征。气温上升和降水量的增加对中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部省份的粮食产量提升有利,对其他省区则会产生小幅负面影响。对气温、降水变动分季进行考察的结果表明,气温、降水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存在季节性差异,譬如春季气温变动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夏、秋、冬3季的气温对中国县域粮食产量有显著的影响,不过其影响的程度与效果各异。春、夏两季降水对中国粮食产量变化存在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及其政策建议 [J].
李海鹏 ;
叶慧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04) :45-49
[2]   湘江流域洪涝灾害与降水的关系 [J].
陈波 ;
方伟华 ;
何飞 ;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1) :92-96
[3]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J].
郭燕枝 ;
郭静利 ;
王秀东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S1) :22-25
[4]   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J].
李茂松 ;
李章成 ;
王道龙 ;
杨修 ;
钟秀丽 ;
李正 ;
李育慧 .
自然灾害学报, 2005, (02) :55-60
[5]   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J].
肖海峰 ;
王姣 .
农业技术经济, 2004, (06) :45-49
[6]   西北地区玉米产量动态业务预报方法探讨 [J].
王建林 ;
杨霏云 ;
宋迎波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1) :51-57
[7]   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影响的模拟预测 [J].
高彦春 ;
于静洁 ;
刘昌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616-624
[8]   农业气象学在作物生产模拟及其应用中的作用 [J].
Gerrit Hoogenboom ;
苏高利 ;
邓芳萍 .
浙江气象科技, 2001, (04) :44-48
[9]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中的焦点问题 [J].
于贵瑞 ;
牛栋 ;
王秋凤 .
资源科学, 2001, (06) :10-16
[10]   气候增暖背景下的冬小麦种植北界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J].
郝志新 ;
郑景云 ;
陶向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1, (03) :25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