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腹地定量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19
作者
彭建
陈云谦
胡智超
魏海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城市腹地; 定量识别; 经济—生态—人文腹地; 研究进展与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1 [世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城市与其腹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城市腹地的准确识别有助于科学评估城市发展实力与潜力,已成为当前城市(群)空间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决策支撑。本文系统梳理了城市腹地概念内涵,从流度辐射区、城市吸引区,到中心地与腹地互动,再到中心地与腹地一体化的历史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市腹地定量识别的研究进展:识别对象从单一城市腹地转为城市群腹地,识别内容则从宽泛的综合腹地转向具体产业、金融、信息腹地等,识别方法为对传统场强模型的多要素修正。最后,将城市腹地定量识别研究展望概括为网络城市腹地与虚拟腹地识别、经济—生态—人文腹地的综合识别、遥感数据与非参数化模型的应用等3个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1 条
[1]   高速铁路对中国城市市场潜力的影响——基于铁路客运可达性的分析 [J].
张萌萌 ;
孟晓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2) :1650-1658
[2]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hods for Delineating Sphere of Urban Influence: A Case Study on Central China[J]. WANG Hao,DENG Yu,TIAN Enze,WANG Kaiyong.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14(06)
[3]   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 [J].
李海舰 ;
田跃新 ;
李文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10) :135-146
[4]   城市边缘带识别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彭建 ;
马晶 ;
袁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8) :1068-1077
[5]   基于GIS的中国城市群发育格局识别研究 [J].
黄金川 ;
刘倩倩 ;
陈明 .
城市规划学刊, 2014, (03) :37-44
[6]   基于腹地划分的中国城市群空间影响范围识别 [J].
潘竟虎 ;
刘伟圣 .
地球科学进展, 2014, 29 (03) :352-360
[7]   基于可达性与场强模型的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空间场能测度 [J].
潘竟虎 ;
刘莹 .
人文地理, 2014, 29 (01) :80-88
[8]   我国三大经济区城市网络变化特征——基于百度信息流的实证研究 [J].
熊丽芳 ;
甄峰 ;
席广亮 ;
朱晓清 ;
王波 .
热带地理, 2014, 34 (01) :34-43
[9]   GIS支持下的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建设用地遥感分析 [J].
李珽 ;
符文颖 ;
李郇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9) :78-84
[10]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影响范围划分方法的比较 [J].
邓羽 ;
刘盛和 ;
蔡建明 ;
兰肖雄 .
地理研究, 2013, 32 (07) :12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