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模式到个体实践——一种“剩女”现象的分析框架

被引:1
作者
左雪松
夏道玉
机构
[1]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部
关键词
剩女; 女性模式; 婚配; 实践;
D O I
10.15883/j.13-1277/c.2011.02.027
中图分类号
C913.68 [妇女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随着女性现代化步伐的不断迈进,她们以其独特行为路径变更自身的行为模式,由此引发各种女性突生现象的热议,其中"剩女"现象就是典型的代表,成为社会学者谈论女性问题的焦点。此文着眼于从女性模式建构到"剩女"现象生成这一特定社会事实,深入挖掘"剩女"现象背后蕴含的模式演绎与行为实践的交互态势,以"剩女"这一特定范例揭示女性模式的逻辑建构对女性实践所具有的特殊功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从马克思到贝克:因“剩女”危机引发性别冲突的多维度比较分析 [J].
左雪松 ;
夏道玉 .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 (01) :99-104
[2]   从“两种生产”理论透析“剩女”现象的窘境 [J].
左雪松 ;
夏道玉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1 (01) :117-121
[3]   从马克思建构活动方式命题论“乐活族”的兴起 [J].
左雪松 ;
夏道玉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01) :51-54
[4]   建构女性与女性建构——建构主义视阈中“剩女”危机引发的社会学思考 [J].
左雪松 ;
夏道玉 .
妇女研究论丛, 2008, (05) :11-16
[5]  
未来的冲击.[M].(美)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著;蔡伸章译;.中信出版社.2006,
[6]  
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M].郑必俊;陶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风险社会.[M].(德)乌尔里希·贝克(UlrichBeck)著;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8]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美)乔纳森·特纳(JonathanH.Turner)著;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9]  
西方社会学理论.[M].宋林飞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