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益诉讼的若干理论问题反思

被引:6
作者
曾于生
机构
[1] 复旦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益诉讼; 行政公益诉讼; 理论反思;
D O I
10.16382/j.cnki.1000-5579.2012.06.015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D925.3 [行政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公益诉讼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私人诉讼模式的一种全新类型的诉讼,是民众干预公共生活的一种新的制度储备。在这一概念的界定中,应当以"诉讼请求分析法"来区分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前者的诉讼请求中应以确认性请求、停止侵害请求为主。公益诉讼具有唤起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促进"休眠状态"法律法规执行,制止违法行为的未来发生和促进公益组织发展等诸多功能。我国现阶段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公益诉讼"。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151 +151-15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对我国《民诉法》确立公益诉讼制度的质疑 [J].
廖中洪 .
法学评论, 2012, 30 (01) :120-126
[2]   论公益诉讼与群体诉讼的关系 [J].
杨严炎 .
政治与法律, 2010, (09) :154-160
[3]   公益诉讼社会功能论 [J].
江伟 ;
苏文卿 .
政法学刊, 2009, 26 (01) :65-68
[4]   公共利益的法律界定及操作原则 [J].
柏军 ;
陈湛 .
法制与社会, 2009, (02) :337+365-337
[5]   公益诉讼的含义和范围 [J].
林莉红 .
法学研究, 2006, (06) :148-150
[6]  
The Role of the Judge in Public Law Litigation[J] . Harvard Law Review . 197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