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非连续的原因与创新路径的转换

被引:7
作者
袁富华 [1 ]
张平 [1 ]
李兆辰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诱致机制; 发展; 消费; 增长非连续; 结构服务化;
D O I
10.14119/j.cnki.zgxb.2018.01.01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赫希曼诱致机制以及纯粹技术联系的角度来看,经济过程自身无法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处于发展阶段转换的中国经济,主要遇到两个挑战:一是工业化步入成熟之后,原有诱致机制开始削弱甚至失灵,这将导致效率改进的工业化基础逐步丧失;二是启动结构服务化与知识过程之间的良性循环,以建立城市化阶段的创新环境。鉴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经济社会协同成为内在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2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雁阵理论的再评价与拓展: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的诠释 [J].
袁富华 ;
张平 .
经济学动态, 2017, (02) :4-13
[2]   服务业的要素化趋势分析:知识过程与增长跨越 [J].
袁富华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6) :25-34
[3]   增长跨越:经济结构服务化、知识过程和效率模式重塑 [J].
袁富华 ;
张平 ;
刘霞辉 ;
楠玉 .
经济研究, 2016, 51 (10) :12-26
[4]  
巨变[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卡尔·波兰尼, 2016
[5]  
无快乐的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 西托夫斯基, 2008
[6]  
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M]. 商务印书馆 , (美)W.W.罗斯托(WaltWhitmanRostow)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