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通货膨胀

被引:7
作者
吴仁洪
邹正青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物资信息中心
关键词
通货膨胀; 高速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低收入发展中国家; 货币供应量; 货币需求量; 货币供给量; 货币存量; 就业; 乡村工业; 非农产业; 农外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1979—1988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不同寻常的高速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高速率转移,无疑为这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一个推测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资金短缺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率过高,有可能是在货币供给过度增长的条件下实现的,从而成为1985年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一定的理论和经验数据分折,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高速转移与货币增长的关联进行考察,进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高速率转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作一些论证。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率过高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有必要对数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率、途径及其有关政策进行重新审视。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中国: 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编, 1985
[3]  
南朝鲜经济[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编, 1981
[4]  
发展中经济类型的国家与日本[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日]大来佐武郎(S·Okita),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