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热带水热条件对农田置换土壤硝化强度的影响

被引:5
作者
郑宪清 [1 ,2 ]
孙波 [2 ]
胡锋 [1 ]
李辉信 [1 ]
孔滨 [2 ]
王帘里 [2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土壤硝化细菌; 土壤硝化作用强度; 气温; 降雨; 中亚热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水热条件是影响土壤硝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选择我国东部地区3种主要农田土壤(黑土、潮土、红壤),在江西鹰潭设置野外土壤置换试验,模拟研究中亚热带水热条件对不同土壤硝化强度的影响。2006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生育期中,水热条件的变化影响土壤硝化强度的变化,从玉米种植前(2006年4月17日)到生长旺盛期(2006年7月10日),月平均气温由19.4℃上升到30.2℃,月降水量由335.6mm减少到59.2mm,3种土壤硝化强度均下降,黑土、潮土和红壤分别下降63.0%~84.8%、42.9%~66.7%和43.7%~46.2%;到玉米成熟期(月平均气温29.25℃,月降水175.6mm),土壤硝化强度又有所升高。土壤类型显著影响了土壤硝化细菌数量和硝化强度,硝化细菌数和硝化强度大小顺序为:潮土>黑土>红壤。土壤pH显著影响土壤硝化强度,相关系数r=0.778(P<0.01)。此外,在玉米生育期,施用N、P、K化肥后,3种土壤的硝化细菌数以及硝化强度均升高。总体上,区域水热状况、土壤性质和施肥均影响土壤硝化强度,而且土壤与气温以及施肥处理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24 / 103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期试验地红壤与潮土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比较 [J].
范晓晖 ;
孙永红 ;
林德喜 ;
孟爱民 ;
钦绳武 .
土壤通报, 2005, (05) :34-36
[2]   温度和湿度对我国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 [J].
王常慧 ;
邢雪荣 ;
韩兴国 .
生态学报, 2004, (11) :2472-2476
[3]   水分和温度对旱地红壤硝化活力和反硝化活力的影响 [J].
王连峰 ;
蔡祖聪 .
土壤, 2004, (05) :543-546+560
[4]   温度、水分及不同氮源对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J].
张树兰 ;
杨学云 ;
吕殿青 ;
同延安 .
生态学报, 2002, (12) :2147-2153
[5]   长白山两种主要林型下土壤氮矿化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J].
周才平 ;
欧阳华 .
生态学报, 2001, (09) :1469-1473
[6]   玉米-潮土系统中氮肥硝化反硝化损失与NO排放 [J].
丁洪 ;
蔡贵信 ;
王跃思 ;
陈德立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04) :416-421
[7]   温度和湿度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J].
周才平 ;
欧阳华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1, (02) :204-209
[8]   红壤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特征 [J].
李辉信 ;
胡锋 ;
刘满强 ;
蔡贵信 ;
范晓晖 .
土壤, 2000, (04) :194-197+214
[9]   太湖地区主要类型土壤的硝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J].
李良谟 ;
潘映华 ;
周秀如 ;
伍期途 ;
李振高 .
土壤, 1987, (06) :289-293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