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文化心理特征——从中国人的“面子观”谈起
被引:3
作者
:
倪桓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
倪桓
机构
:
[1]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心理研究所
来源
: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
2009年
/ 16卷
/ 03期
关键词
:
手机短信;
人际传播;
文化心理;
D O I
:
10.13628/j.cnki.zjcmxb.2009.03.019
中图分类号
:
G206.2 [传播媒介];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就全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手机短信使用者的总体数量和人均短信发送总量均显著高出欧美国家,手机短信在中国人群体中的高使用率、短信人际传播在中国人际交往中显示出的强渗透力和持久热度表明,跨文化心理是研究中国人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的有效路径。本文以此为视角,从中西方面子观的比较入手,透过中国人面子文化的解读,对手机短信人际传播及构建的人际关系特点进行分析。面子在中国人际交往中起到的主要作用在手机短信人际传播中有着特定的表现,本文就较为突出的两点作相应阐述:一、短信人际交往的纯文本优势——说话"绕圈子";二、"面子"与短信人际交往。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张彦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张彦鸽
[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2)
: 92
-
94
[2]
论传统修辞中的"言外之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英
吴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200433
吴云
[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3)
: 85
-
90
[3]
第一竞争力.[M].曹世潮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4]
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M].()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麻争旗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
传播理论.[M].(美)斯蒂文·小约翰(S.W.Littlejohn)著;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1
→
共 5 条
[1]
中西方“面子”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张彦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张彦鸽
[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2)
: 92
-
94
[2]
论传统修辞中的"言外之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段英
吴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200433
吴云
[J].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3)
: 85
-
90
[3]
第一竞争力.[M].曹世潮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
[4]
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M].()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麻争旗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
传播理论.[M].(美)斯蒂文·小约翰(S.W.Littlejohn)著;陈德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