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子午岭天然林与人工林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42
作者:
李裕元
[1
]
郑纪勇
[2
]
邵明安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工林;
天然林,群落特征;
植物多样性;
相似性;
黄土高原;
子午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比研究了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山杨林、白桦林与辽东栎林的群落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林与天然演替森林山杨林与白桦林均具有较丰富的物种组成,为62种左右,而天然顶极森林辽东栎林的物种数量则相对较少,为48种.人工林与天然林空间层次分化明显,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层间藤本植物.从群落结构的空间格局来看,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乔木层与灌木层发育较好,但人工刺槐林的草本层发育较好.人工林的植物多样性主要体现在草本层,而天然林乔木层与灌木层也具有相对较高的多样性.以天然辽东栎林为参照,群落物种组成相似性的比较结果表明,人工刺槐林与天然林的相似性较低,其相似性指数Is为19.4,而人工油松林与天然林的相似性则较高,Is值为43.4,甚至高于天然白桦林33.3与山杨林42.9.因此,相比较而言,油松比刺槐更适合作为黄土高原子午岭地区的人工造林树种.
引用
收藏
页码:2447 / 245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