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戴民汉
魏俊峰
翟惟东
机构
[1] 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厦门大学海洋环境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福建厦门
关键词
南海; 生物地球化学; 有机碳; 二氧化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4.2 [海水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2 ;
摘要
简述南海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课题“南海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 -胶体的显著作用”的研究内容 ,报道了近年来我们在该领域的最新阶段性研究成果 .
引用
收藏
页码:545 / 5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ISSOLVED AND COLLOIDAL ORGANIC CARBON IN THE ZHUJIANG RIVER ESTUARY[J]. 戴民汉,洪华生,张祖麟.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00(03)
[2]   台湾海峡二氧化碳研究 [J].
张远辉 ;
黄自强 ;
王伟强 ;
黄宣宝 ;
陈忠阳 ;
不详 .
台湾海峡 , 2000, (02) :163-169
[3]   南海暖池初步研究 [J].
何有海 ;
关翠华 .
高原气象, 1999, (04) :595-602
[4]   南海颗粒有机碳通量的垂向变化及早期降解作用的标志物 [J].
陈建芳 ;
M.G.Wiesner ;
H.K.Wong ;
郑连福 ;
郑士龙 ;
徐鲁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4) :372-378
[5]  
Estimations of primary production and export produc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ased on sediment trap experiments[J]. CHEN Jianfang 1, ZHENG Lianfu+1, M. G. Wiesner 2.,CHEN Ronghua 1, ZHENG Yulong 1 and H. K. WONG 2.1. Secon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Hangzhou 310012, China;2. Institute of Biogeochemistry and Marine Chemistry, University of Hamburg, D-20146.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8(07)
[6]   东海表层水二氧化碳及其海气通量 [J].
张远辉 ;
黄自强 ;
马黎明 ;
乔然 ;
张滨 .
台湾海峡, 1997, (01) :37-42
[7]   南海的碳通量研究 [J].
韩舞鹰 ;
林洪瑛 ;
蔡艳雅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7, (01) :50-54
[8]  
南海海洋化学[M]. 科学出版社 , 韩舞鹰等著, 1998
[9]  
中国海洋学文集[M]. 海洋出版社 , 洪华生等著, 1997
[10]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上升流区生态系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洪华生等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