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安全遭受威胁的后果及其内生性根源

被引:13
作者
董璐
机构
[1]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关键词
文化安全; 传播技术; 文化多元化; 文化吸引力; 文化传承; 全球共享安全;
D O I
10.14093/j.cnki.cn10-1132/d.2014.02.001
中图分类号
G112 [文化专题研究];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化安全是文化系统正常运行、持续发展以及文化利益不受威胁的状态。当文化安全受到由于技术和市场所推动的全球化威胁时,所造成的可见的后果是文化的标准化、同质化、娱乐化和商品化。与之相应的潜在的后果主要是文化多样性遭到破坏。这些都将无法造就完整的文化而只能导致文化的瓦解。文化安全既受到外源性因素,即不同文化之间的影响关系的威胁;也受到内生性根源,即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任何文化的存在和发展都可能遭遇到的原因的威胁。由于传播技术对文化的控制与垄断,威胁着文化多样化,造成信息的碎片化和视觉化,对文化造成多种破坏,因而传播技术的发展是威胁文化安全的诱因和内生性的物质根源。文化认同、文化吸引力以及文化传承能力是文化安全的内生性根本要素,它们关系着文化的续存和影响力。在全球共享安全背景下,对于文化安全最好的保障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开放性,促进不同文化间有意义的互动和共同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86+157 +157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安全国际空间的拓展 [J].
石逢健 ;
钮维敢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 (01) :93-96
[2]   如何理解西方文明的核心因素? [J].
韩水法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68-78
[3]   试论国家文化安全的内涵、特点和作用 [J].
严兴文 .
韶关学院学报, 2007, (02) :138-141
[4]  
对外电视与文化传播研究[M]. 安徽大学出版社 , 李宇, 2012
[5]  
媒介分析技巧[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美) 伯格 (Berger, 2011
[6]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卡茨, 2010
[7]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斯道雷 (Storey, 2010
[8]  
德国历史中的文化诱惑[M]. 译林出版社 , (德) 勒佩尼斯 (Lepenies, 2010
[9]  
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孙英春, 2008
[10]  
文化外交与中国的软实力[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彭新良,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