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有小麦中杂种黄化基因Chl和提型胞质育性恢复基因的分布研究

被引:10
作者
陈庆富
周永红
彭正松
蒋华仁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所
关键词
西藏半野生小麦;云南铁壳麦;新疆稻麦;普通小麦;起源与进化;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杂种黄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S512.103.2 [];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本研究以T型不育系QA1104(具有杂种黄化基因Ch2)和Khapli(具有杂种黄化基因Ch1)为测验种,对中国特有小麦等六倍体小麦类型和一些四倍体小麦类型中的T型胞质育性恢复基因和杂种黄化Ch1基因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白麦子类型、西藏半野生小麦、云南铁壳麦、圆锥小麦(矮兰麦)一节节麦人工合成双二倍体以及中国圆锥小麦等类型中未发现T型育性恢复基因和杂种黄化基因Ch1;在斯卑尔脱小麦杜哈米林类型和野生二粒小麦中发现有T型育性恢复基因的存在,但是不存在杂种黄化基因Ch1。在新疆稻麦和中国波兰小麦中未发现有T型胞质育性恢复基因的存在。但在新疆稻麦中普遍含有杂种黄化基因Ch1,在波兰小麦中一些居群有Ch1基因、一些居群无。这暗示:新疆稻麦可能来源于含有Ch1基因的波兰小麦类型,而且可能是起源于波兰小麦与节节麦的天然杂交并经过双二倍体化途径而形成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