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置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术后随访

被引:8
作者
赵玲
郭涛
韩明华
肖春晖
刘中梅
李淑敏
赵文盛
粟建国
柳永华
李佳
机构
[1]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2] 云南省德宏州医院
[3]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医院
[4] 云南省保山地区医院
[5] 云南省保山地区医院 云南昆明
[6] 云南昆明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室性心律失常; 随访;
D O I
10.13333/j.cnki.cjcpe.2003.05.010
中图分类号
R541.7 [心律失常];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对 16例埋置了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的患者进行随访 ,以便及时调整ICD的诊断及治疗程序 ,予病人更恰当的治疗。 16例有晕厥史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置入了ICD。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设定ICD的工作程序 ,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在出院前及第一次心动过速发作后进行资料分析 ,术后每 3个月随访一次。平均随访 30个月。结果 :16例室性心动过速 (VT)发作 789次 ,其中 12 7次为非持续性VT ,均自行终止 ;6 6 1次 (99.9% )被ICD有效终止 ,其中 6 5 0次 (98% )由抗心动过速起搏 (ATP)终止 ,9(1.4 % )次由低能量 (小于 10J)转复终止 ,2次 (0 .3% )在ATP治疗过程中加速转为VF ,由高能量除颤终止 ,1次自行终止。ICD诊断的VF共 37次 ,均被成功转复。随访过程中 2例更换过ICD ,但保留原导管系统 ,1例术后死于心力衰竭 ,1例自杀。结论 :术后严密随访及时调整工作参数 ,并在随访过程中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对提高ICD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和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指南 [J].
方祖祥 ;
朱中林 ;
江洪 ;
孙瑞龙 ;
李庚山 ;
杨波 ;
胡大一 ;
唐其柱 ;
黄从新 ;
黄诒焯 ;
蒋文平 ;
蒋锡嘉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 (04) :4-9
[2]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埋置技术 [J].
王方正 .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8, (01)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