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浮游动物昼夜垂直移动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被引:20
作者
王克
王荣
高尚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昼夜垂直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 1 994年 4月 (春季 )和 1 1月 (秋季 )在东海 41 0站 ( 1 2 4°5 9′E ,2 9°32′N ,水深 85m)对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变化规律进行 2 4h定点连续观测。结果表明 ,春季和秋季浮游动物总数量的昼夜垂直移动变化均不明显 ,其数量主要分布在 0— 1 0m的表层水域 ;在桡足类的优势种中 ,个体较大的中华哲水蚤第V期和成体、精致真刺水蚤 ,以及磷虾类的中华假磷虾和太平洋磷虾等 ,其昼夜垂直移动比较明显。而一些个体较小的种类 ,如小拟哲水蚤、近缘大眼剑水蚤和其他种类的幼体、被囊类的优势种长尾住囊虫等 ,无论是在春季还是在秋季 ,它们的昼夜垂直移动均不明显 ,主要集中在 0— 1 0m的表层水域
引用
收藏
页码:534 / 5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渤海微型浮游动物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附视频 [J].
张武昌 ;
王荣 .
海洋与湖沼, 2000, (03) :252-258
[2]   莱州湾夏季浮游桡足类的摄食研究附视频 [J].
李超伦 ;
王荣 .
海洋与湖沼, 2000, (01) :15-22
[3]   东海浮游桡足类的摄食活动及其对垂直碳通量的贡献 [J].
王荣 ;
范春雷 .
海洋与湖沼, 1997, (06) :579-587
[4]   厦门港水母类昼夜垂直移动的初步研究 [J].
许振祖 ;
黄加祺 ;
王文樵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4) :501-507
[5]   东海毛颚动物夏季垂直分布 [J].
林雅蓉 .
生态学报, 1985, (02) :175-186
[6]   中华哲水蚤的繁殖、性比率和个体大小的研究 [J].
陈清潮 .
海洋与湖沼, 1964, (03) :272-288
[7]   烟、威海区鲐鱼渔场中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分布 [J].
李冠国 ;
黄世玫 .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64, (01) :106-127
[8]  
海洋桡足类生物学[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郑重等编著, 1992
[9]  
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文集[M]. 厦门大学出版社 , 郑重编著, 1986
[10]  
海洋浮游生物学[M]. 海洋出版社 , 郑重等 编著,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