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碳排放的结构分析
被引: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徐大丰
机构
:
[1]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来源
:
经济纵横
|
2010年
/ 08期
关键词
:
低碳经济;
碳排放;
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升级;
D O I
:
10.16528/j.cnki.22-1054/f.2010.08.006
中图分类号
: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
本文估算了我国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碳排放、各行业的碳排放和各区域的碳排放。我国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生产活动领域、部分工业行业领域和东部地区。基于我国碳排放的结构特征,本文认为,以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工业行业的升级和转型为基础,倡导低碳生产方式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王雪娜.北京林业大学.2006, 02
[2]
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张德英.北京林业大学.2005, 04
[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毛玉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毛玉如
沈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沈鹏
李艳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李艳萍
孙启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孙启宏
[J].
现代化工,
2008,
(11)
: 9
-
13
[4]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丹
黄贤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黄贤金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 54
-
57
[5]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徐国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世纪发展研究中心
徐国泉
刘则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世纪发展研究中心
刘则渊
姜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世纪发展研究中心
姜照华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 158
-
161
←
1
→
共 5 条
[1]
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王雪娜.北京林业大学.2006, 02
[2]
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张德英.北京林业大学.2005, 04
[3]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毛玉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毛玉如
沈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沈鹏
李艳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李艳萍
孙启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孙启宏
[J].
现代化工,
2008,
(11)
: 9
-
13
[4]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联分析及比较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丹
黄贤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黄贤金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 54
-
57
[5]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徐国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世纪发展研究中心
徐国泉
刘则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世纪发展研究中心
刘则渊
姜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世纪发展研究中心
姜照华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 158
-
16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