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网络化发展中的“轮轴-辐条”模式:福利效应与中国的参与战略

被引:11
作者
邓慧慧
桑百川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轮轴-辐条”型结构; 福利效应; 一般均衡模型;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2.07.011
中图分类号
F742 [国际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1202 ; 020202 ;
摘要
由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轮轴—辐条"结构组成的错综复杂的FTA网络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相关国内外文献较少从微观视角涉及这种新模式的福利效应分析。本文在一般均衡垄断竞争模型基础上,分析了"轮轴-辐条"及其扩展结构下不同地位国家的福利和FTA收益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轮轴国与辐条国之间存在不对称收益,轮轴国取得的福利大于辐条国,轮轴有自我强化效应;(2)辐条拓补和多轮轴-辐条结构的福利分配情况复杂,受到产品替代性、贸易互补性、市场份额以及规模报酬递增水平等共同影响;(3)从轮轴-辐条结构进化到全球自由贸易将会增加辐条国的福利和贸易额,降低轮轴国的福利和贸易额。在深入考察FTA网络的构建及其稳定性基础上,墨西哥、韩国、日本、俄罗斯及南非是优先的可选FTA合作伙伴。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全球FTA网络化发展对不同地位国家的影响 [J].
何剑 ;
孙玉红 .
中国软科学, 2008, (05) :57-66
[2]   轮轴-辐条型自由贸易协定的产业区位效应——基于流动资本模型的分析 [J].
邓炜 .
世界经济研究, 2008, (02) :42-48+87
[3]   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模式——“轮轴—辐条”双边主义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东艳 .
财经研究, 2006, (09) :4-18
[4]  
Multilateralism and Hub‐and‐Spoke Bilateralism*[J] . HiroshiMukunoki,KentaroTachi.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6 (4)
[5]   A welfare decomposition in quasi-linear economies [J].
Furusawa, T ;
Konishi, H .
ECONOMICS LETTERS, 2004, 85 (01) :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