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档案学的动力机制

被引:7
作者
王协舟
机构
[1] 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档案学; 动力机制; 学术评价;
D O I
10.16065/j.cnki.issn1002-1620.2009.03.009
中图分类号
G270 [档案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档案学人对于档案学研究的天然好奇心和满足于成果认同的好利心,构成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微观动力基础。档案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上位学科的整体推动与相关学科的开放式学习,共同在理论上驱动中国档案学的繁荣。社会的需要尤其是档案职业的需要,在实践上为中国档案学提供发展的环境与土壤。而由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联合形成的档案学科学共同体,则从制度层面为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论科学研究的微观动力 [J].
严建新 ;
王续琨 .
科学管理研究 , 2006, (01) :40-43
[2]   “别在冬天砍树”对教育的启示 [J].
章剑和 .
教育发展研究 , 2005, (03) :110-111
[3]   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张力──关于科学的动力、目的和社会价值问题的思考 [J].
孟建伟 .
哲学研究, 1998, (07) :16-22
[4]  
中国档案学的理念与模式.[M].胡鸿杰;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科学社会学.[M].[美]R·K·默顿 著.商务印书馆.2003,
[6]  
现代管理理论.[M].杨杜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  
科学的自我反思.[M].董毓 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8]  
科学研究的艺术.[M].[英]贝弗里奇(W·I·B·Beveridge) 著;陈捷 译.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