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问题的重新审视

被引:10
作者
黄伟彬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 福建厦门
关键词
股本融资偏好; 融资缺口; 资本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本融资偏好问题的重新审视,我们发现:(1)如果将短期债务考虑在内并剔除首次公开募股的影响,股本融资偏好就不复存在;(2)在企业债务比率的调整过程中,融资缺口所起的作用超过了传统的企业特征因素,这意味着顺序偏好理论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的融资行为;(3)股票市场状况和政府管制政策会对企业外部融资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上经验证据表明,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并不像原先所想的那样独特,主流的资本结构理论对企业的债务政策具有相当的解释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 [J].
陆正飞 ;
叶康涛 .
经济研究, 2004, (04) :50-59
[2]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分析 [J].
陆正飞 ;
高强 .
会计研究, 2003, (10) :16-24+65
[3]   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倾向 [J].
蒋殿春 .
世界经济, 2003, (07) :43-53+80
[4]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J].
黄少安 ;
张岗 .
经济研究, 2001, (11) :12-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