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电针抗抑郁研究的模型探讨
被引:25
作者:
贾宝辉
李志刚
卢峻
李文迅
张慧敏
图娅
机构: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抑郁;
慢性应激;
电针;
动物模型;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5.01.005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电针抗抑郁研究适宜模型的选择。方法:选用药物实验方法,观察去甲肾上腺素毒性实验小鼠的死亡率、5 羟色胺酸甩头实验小鼠甩头次数。用改变环境条件的方法,观察悬尾实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和通过慢性应激模型观察开野实验大鼠的活动性及检测糖水实验糖水的摄入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电针不能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毒性实验小鼠的死亡率,不能减少5 羟色胺酸甩头实验小鼠的甩头次数;但能减少悬尾实验小鼠悬尾的不动时间;慢性应激模型中,与模型组及模型束缚组相比,电针组和百优解组可明显增加开野实验的垂直运动次数及糖水的摄入量。结论:针刺对抑郁症的实验研究应选择改变环境条件诱发的抑郁动物模型进行,药物诱发的抑郁模型可能是不适宜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