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的密度结构及其地质解释

被引:22
作者
刘占坡
高祥林
黎益仕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太行山; 重力梯级带; 密度结构; 最优化反演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斜贯中国东部地区的大兴安岭 -太行山 -武陵山重力梯级带是一条地壳深部构造变异带。选择与其中段———太行山重力梯级带相垂直的阜平 -定州剖面 ,利用人工地震测深与布格重力异常资料 ,进行了地壳 -上地幔密度反演分析。结果表明 ,该剖面的地壳 -上地幔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总体特征是剖面西部密度较低 ,东部密度较高 ,地壳厚度的横向变化基本上决定了布格重力异常梯级带的形成。结合华北地区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 ,认为太行山重力梯级带是燕山期以后形成的 ,它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上地幔热物质的运动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66 / 273
页数:8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