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小秦岭金矿区的一组40Ar/39Ar定年数据

被引:61
作者
徐启东
钟增球
周汉文
杨发城
唐学超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警黄金九支队,武警黄金九支队武汉,,武汉,,武汉,,河南三门峡市,,河南三门峡市,
关键词
(40)Ar/(39)Ar年龄; 金矿化; 花岗岩; 小秦岭地区;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98.03.018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供了一组小秦岭金矿区的40Ar/39Ar定年数据。根据地质体的形成温度和被测定矿物封闭温度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各个年龄的地质含义。认为东闯钾长花岗岩墙和文峪二长花岗岩体分别形成于印支期和燕山早期,主要金矿化发生在文峪二长花岗岩体已固结之后(132Ma)。自1.3Ga以来,本区遭受过的区域性热事件温度不会超过350℃。
引用
收藏
页码:323 / 3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关于小秦岭金矿的成矿时代探讨 [J].
晁援 .
陕西地质, 1989, (01) :52-55
[2]   小秦岭金矿床地球化学 [J].
栾世伟 ;
曹殿春 ;
方耀奎 ;
王嘉运 .
矿物岩石, 1985, (02) :2-7+1
[3]  
40 Ar/ 39 Ar dating of white micas from an Alpine 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belt on Naxos (Greece): the resetting of the argon isotopic system[J] . Jan R. Wijbrans,Ian McDougall.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