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产量改良的限制因素分析

被引:23
作者
孙道杰
王辉
闵东红
李学军
冯毅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小麦品种; 源; 制约因素; 生物学产量;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2.03.004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关中地区 5 0年来不同时期小麦品种在目前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性状变化和当前推广品种的源库关系 ,结果表明 :(1)在以往品种改良中 ,收获指数的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2 )当前种植的品种中 ,源是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 ;(3 )引入新的种质 ,以改善源的功效为基础提高生物学产量 ,同时不降低收获指数 ,是超高产育种的根本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关中地区小麦超高产育种问题探讨 [J].
王辉 ;
孙道杰 ;
时晓伟 ;
闵东红 ;
李学军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37-40
[2]   小麦矮秆育种中性状间关系的多元分析 [J].
何中虎 ;
张树榛 ;
刘录祥 .
华北农学报, 1992, (01) :1-7
[3]  
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M].庄巧生;杜振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  
中国小麦学.[M].金善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5]  
小麦育种学.[M].吴兆苏编著;.农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