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南郊“狗头金”的成因

被引:5
作者
罗献林
机构
[1]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自然金; 金矿床;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论; 找矿方向; 湖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益阳南郊“狗头金”属沉积再生成因。金主要来自古火山岩及其附近冷家溪群板岩中的含金矿脉与基性火山碎屑岩系。金多以溶液状态或分散的胶体状态形式迁移,最终主要是沉淀在基岩之上的粘土砾石层的中下部。微细粒的金沉淀在较大的金粒(块)上,并使其粒(块)度不断增大,是今日所见的“狗头金”的主要形成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外金矿地质与勘探的现状和发展趋向 [J].
朱奉三 .
地质与勘探, 1987, (01) :32-37
[2]   湖南主要金矿床的矿物标型特征 [J].
罗献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1) :75-86
[3]   益南古火山岩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金效果 [J].
罗献林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5, (01) :87-96
[4]   大海塘“狗头金”形成的地质特征 [J].
熊耀先 .
地质与勘探, 1985, (04) :22-24
[5]   金矿床的氧化和次生富集作用 [J].
Boyle ;
宋芙蓉 .
黄金, 1984, (03) :17-25
[6]  
湖南气候[M].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湖南省气象局编, 1979
[7]  
海底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美]谢帕德(F·P·Shepard), 1979
[8]  
湖南金矿地质概论 .2 黎盛斯. . 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