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两次阵风锋的多普勒雷达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

被引:39
作者
刘勇 [1 ]
王楠 [1 ]
刘黎平 [2 ]
机构
[1] 陕西省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阵风锋; 风速突增; 雷暴群; 负反馈作用; 径向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1 [气团和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对2004年7月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两次雷暴系统产生阵风锋的多普勒雷达观测和自动气象站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阵风锋位于雷暴前部10~50 km处,呈弧状;阵风锋的水平尺度为50~100km,宽度3~5 km,回波强度15~25 dBz,生命史1~5 h;阵风锋的典型速度为10 m.s-1;阵风锋过境时地面温度下降,风向转变、风速突增的现象明显;阵风锋的强度取决于雷暴的强度,雷暴群产生的阵风锋生命史更长;阵风锋对近距离的单体雷暴有显著的负反馈作用,对雷暴群的负反馈作用不明显;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场对阵风锋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80 / 3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一次强降水的中尺度流场 [J].
杨毅 ;
邱崇践 .
高原气象, 2006, (05) :925-931
[2]   甘肃中部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J].
付双喜 ;
王致君 ;
张杰 ;
陈乾 .
高原气象 , 2006, (05) :932-941
[3]   多普勒雷达对华北春季强降水过程的动力学诊断 [J].
王丽荣 ;
汤达章 ;
胡志群 ;
张艳刚 .
高原气象 , 2006, (03) :509-515
[4]   雷暴外流边界与郑州强对流天气 [J].
张一平 ;
牛淑贞 ;
席世平 ;
吴民江 .
气象, 2005, (08) :54-57+97
[5]   一次槽后“湿”对流风暴的中尺度分析 [J].
刘勇 ;
张科翔 .
高原气象, 2005, (02) :247-254
[6]   青藏高原东北侧冰雹微物理过程模拟研究 [J].
康凤琴 ;
张强 ;
渠永兴 ;
冀兰芝 ;
郭学良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735-742
[7]   甘肃永登强对流云的雷达气候学特征分析 [J].
渠永兴 ;
张强 ;
康凤琴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4, (06) :773-780
[8]   一例长生命史雷暴云分裂过程的回波特征 [J].
张鸿发 ;
左洪超 ;
陈成品 ;
郭三刚 .
高原气象, 2004, (01) :40-47
[9]   南京地区飑锋近地层气流特征分析 [J].
栾建林 ;
张爱林 ;
陈建东 ;
薛锦生 .
气象科学, 1999, (02) :173-178
[10]   一次飑线过程中龙卷及飑锋生成的中尺度分析 [J].
刘勇 ;
刘子臣 ;
马廷标 ;
乔旭霞 .
大气科学, 1998, (03) :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