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造及属性

被引:5
作者
董文蕙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
关键词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 被害人可归责事由; 妥当性考量;
D O I
10.13713/j.cnki.cssci.2013.05.017
中图分类号
D922.11 [行政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属于司法领域的国家补偿,是一种具有刑事法色彩的新型社会法制度,具有社会法的属性。对其构造及属性的探究对于我国相关立法及目前的探索性实践大有禅益。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立法后评估结果的回应机制 [J].
汪全胜 ;
陈光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4 (01) :39-44
[2]   社会法的存在与社会法理论探索 [J].
郑尚元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 (03) :40-48
[3]   犯罪被害人及其补偿 [J].
大谷实 ;
黎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0, (02) :120-124+49
[4]  
犯罪被害人保护体系之研究.[D].谢协昌.中国政法大学.2007, 07
[5]  
论国家补偿.[D].司坡森.中国政法大学.200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