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被引:7
作者
赵永亮 [1 ]
朱英杰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微观基础; 企业异质性; 生产率;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1.09.015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F746 [世界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20206 ; 020202 ;
摘要
贸易的企业异质性理论正逐渐兴起,本文围绕该理论的拓展思维和微观基础进行系统述评;不同于传统贸易理论的行业间资源配置分析,异质性理论强调要素在企业间的配置从而通过效率改善实现福利优化。而基于微观生产率差异的理论模型强调企业出口的自我淘汰机制,这一核心基础改变了传统贸易理论的基础动因、模式和福利收益。最后,异质性理论发展和国际经验考察对我国当前具有重要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贸易模式、企业异质性与国际贸易:研究述评与展望 [J].
马相东 ;
杨丽花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0, 26 (04) :3-12
[2]   企业异质性、贸易成本与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 [J].
钱学锋 .
管理世界, 2008, (09) :48-56+66+187
[3]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 [J].
Gereffi, G ;
Humphrey, J ;
Sturgeon, T .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 12 (01) :78-104
[4]   Export versus FDI with heterogeneous firms [J].
Helpman, E ;
Melitz, MJ ;
Yeaple, SR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4, 94 (01) :300-316
[5]   Plants and productiv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 [J].
Bernard, AB ;
Eaton, J ;
Jensen, JB ;
Kortum, 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3, 93 (04) :1268-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