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慢性重型肝炎中医辨证与临床分期及预后分析
被引:43
作者:
李筠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来源:
关键词:
中医证型;
重型肝炎;
慢性;
肝/临床分期;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目的:探索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诊断分期及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判断病情及遣方用药。方法:95例慢重肝均系住院患者,其中早期14例,中期37例,晚期44例。由专人进行辨证。均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结果:①气阴两虚型的早期发生率为7.70%(1/13),中、晚期发生率为92.30%(12/13),经2χ检验,P<0.05。气阴两虚型在中、晚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临床分期在各证型之间的发生率纵向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95例慢重肝患者于治疗后有效率,在血瘀血热型为51.52%(17/33),脾虚湿困型35.29%(12/34),气阴两虚型15.38%(2/13),脾肾阳虚型42.86%(3/7),肝肾阴虚型50.0%(4/8)。经2χ检验,血瘀血热型有效率明显高于气阴两虚型,P<0.05。气阴两虚型的无效率84.62%(11/13),明显高于血瘀血热型(48.48%(16/33),P<0.05。其他各证型之间的疗效预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以虚证为主者病情重、预后差,特别是气阴皆亏损者,预后更差。因此主张对慢重肝患者的治疗,应注意在清热解毒、凉血活血的基础上,强调益气养阴,阴阳双调。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44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