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微位移法消减空间抽样折叠混淆效应的相位理论分析
被引:2
作者
:
张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张毅
张保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张保民
陈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陈钱
柏连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柏连发
机构
:
[1]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2]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
[3]
南京
来源
:
光电子技术
|
2003年
/ 04期
关键词
:
中心布里渊区;
相位移因子;
空间积分抽样;
折叠混淆效应;
超分辨率技术;
D O I
:
10.19453/j.cnki.1005-488x.2003.04.005
中图分类号
:
TN216 [红外系统装置];
学科分类号
:
0803 ;
080401 ;
080901 ;
摘要
:
空间积分抽样相位理论分析为消减欠采样产生的折叠混淆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凝视型红外焦平面热像系统中 ,探测单元的物理尺寸和间距决定了空间采样频率。而被探测场景的空间频率往往要高于红外焦平面阵列探测单元重复频率的一半 ,这种欠采样所产生的折叠混淆效应严重损坏了图像质量。本文总结了前人对此问题的讨论 ,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旨在指导消减该混淆效应的较为完整的理论 ,并对微扫描及非控制情况下微位移的超分辨率技术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2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