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深水区海底扇沉积模式成因探讨及勘探意义

被引:66
作者
吕明
王颖
陈莹
机构
[1] 中海石油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尼日利亚深水区; 海底扇; 重力流; 高弯度水道; 沉积模式; 成因; 勘探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尼日利亚深水区地貌形态、层序地层结构、钻井岩性及岩心特征、三维地震振幅图等资料显示,深水沉积以低位海底扇为主。浊流具有重力流和牵引流的双重属性,不仅形成了扇状的朵叶和分枝状的水道体系,还通过其内部环流形成高弯度的水道体系。浊积水道的形态主要受地形坡度控制,其中高弯度水道主要发育在缓坡地段。区内陡缓相间的阶梯状地形使海底扇总体呈拉长状,其中上扇区以水道为主,下扇区以朵叶为主,中扇区为水道与朵叶的叠合体,且视海平面变化和物源的供应情况而出现活动、前积与废弃、退积等不同的组合方式。水道、决口扇、决口朵叶以及各类侧向或垂向叠加复合体是区内主要的储集体类型。根据重力流水道及扇体的成因特点建立的沉积模式,能够使该区储层研究更加准确和高效。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莺-琼盆地低位沉积模式的新探讨 [J].
吕明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2, (04) :4-13
[2]  
Amazon Fan sands: implications for provenance[J] . Nicola Rimington,Adrian Cramp,Andrew Morton.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 2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