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模式探析——一个后发优势视角

被引:3
作者
薛国琴
机构
[1] 绍兴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绍兴
关键词
后发优势; 外商直接投资; 都市带; 组团式的大城市模式;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7.03.007
中图分类号
F290 [城市经济理论];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如何选择城市化模式的争论较多,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劳动力往大城市转移;另一种观点则建议通过城镇化来加快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快速引进外资,促使工业化水平大幅度上升,工业化发展在我国具有后发优势。同时,我国的城市化与外资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表明,组团式的大城市模式,是遵循城市化发展规律,发挥我国后发优势的一种适宜的城市化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基于Rough集理论的都市圈竞争力评价研究 [J].
陈晓芳 ;
梁卫平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07) :41-43
[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双重影响与对策 [J].
郭飞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6, (05) :42-48
[3]   城市部门对农村劳动力就业效应的区域比较 [J].
丁守海 .
经济科学, 2006, (02) :34-42
[4]   我国利用外资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J].
谈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2) :33-37
[5]  
关于后发优势及东亚追赶模式的若干思考[J]. 汤建光,牛海.世界经济情况. 2006(06)
[6]  
关于后发优势及东亚追赶模式的若干思考[J]. 汤建光,牛海.世界经济情况. 2006 (06)
[7]   城市化的阶段特征与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J].
杨波 ;
朱道才 ;
景治中 .
上海经济研究, 2006, (02) :34-39
[8]   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 [J].
许经勇 ;
黄焕文 .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12) :70-74
[9]   论城市化定义的嬗变与分歧 [J].
刘志军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7) :58-65
[10]   国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比较 [J].
李仙娥 ;
王春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5) :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