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株型水稻品种子粒形成期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寇洪萍
王伯伦
王术
赵启君
鲁桂霞
机构
[1]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3] 东丰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长春
[4] 沈阳
[5] 长春
[6] 东丰
关键词
水稻; 子粒形成期; 光合作用;
D O I
10.13327/j.jjlau.2004.02.003
中图分类号
S511.0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不同株型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子粒形成期剑叶与倒二叶的光合能力及其对CO2和光强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叶片的光合能力有差异:沈农8718、沈农8714、辽粳454与辽粳294的叶片光合速率均高于其他品种;高气孔导度或高同化能力均可能使品种具有高光合能力。光合速率随外界CO2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随光强度的增强而上升,且光合能力强的品种(辽粳454)在光强2 000 μmoL/(m2·s)以下未发现有光饱和现象。高光合速率品种具有较低的CO2补偿点(沈农8718为50.54 μmol/mol)和较低的光补偿点(辽粳454为31.40μmol/mol,不同光强及CO2浓度下,气孔导度并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29+133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高产小麦旗叶光合作用及与籽粒灌浆进程关系的研究 [J].
曹树青 ;
赵永强 ;
温家立 ;
王树安 ;
张荣铣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0, (06) :19-25
[2]   不同产量潜力水稻品种的剑叶光合特性研究 [J].
曹树青 ;
翟虎渠 ;
钮中一 ;
朱新华 ;
张红生 ;
张荣铣 ;
楠谷彰人 ;
崔晶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3) :1-4
[3]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241-244
[4]   水稻中期群体成穗率与后期群体光合效率的关系 [J].
蒋彭炎,洪晓富,冯来定,马跃芳,史济林,倪竹如,刘智宏 .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8-14
[5]   高产夏玉米群体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胡昌浩 ;
董树亭 ;
岳寿松 ;
王群瑛 ;
高荣岐 ;
潘子龙 .
作物学报, 1993, (01) :63-69
[6]   水稻光合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品种间差异 [J].
严建民 ;
焦德茂 ;
朱献玳 ;
王公金 ;
陈炳松 ;
童红玉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2) :53-56
[7]   水稻群体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J].
杨建昌 ;
朱庆森 ;
曹显祖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2, (04) :7-14
[8]   高产麦田群体结构与光合作用的关系 [J].
董树亭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27-30
[9]   冬小麦生育后期的群体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能力 [J].
岳寿松 ;
亓新华 ;
余松烈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 (01) :9-13
[10]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J].
董树亭 .
作物学报, 1991, (06) :461-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