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冠修复中不同形式箍效应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新春
米乃元
王焱
樊瑜波
李彦
蒋文涛
机构
[1] 中山医科大学光华口腔医院修复科!广东广州
[2] 四川联合大学建筑学院!四川成都
关键词
桩核技术; 牙应力分析; 限定因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82.2 [口腔颌面部整形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桩冠修复中不同形式的箍效应的应力分布特点 ,探讨箍效应的生物力学机制。【方法】运用CT扫描、图形数字化、SuperSAP有限元软件建立上颌中切牙烤瓷核桩冠三维有限元模型 ,模拟临床箍效应的 3种形式 ,通过静态加载分析牙本质受力情况。【结果】①牙本质应力分布呈现出从颈部向根中部逐渐增高的趋势 ;②不同的箍形式所产生的应力反应不同 ,核颈环降低应力峰值的作用最大 ,反转斜面的效果最小。【结论】在余留牙体高度较低时 ,核颈环形式的箍效应大于冠包绕牙体的形式 ,反转斜面形式无显著作用 ,临床修复时应慎重选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63 / 26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四种桩材料对牙本质应力分布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J].
唐高妍 ;
巢永烈 ;
文志红 ;
樊瑜波 .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1998, (03)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