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的测定及其在杂种优势预测上的应用

被引:2
作者
赵安常
芮重庆
机构
[1] 安徽省六安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综合性状; 多元分析; 特征根; 特征值; 协方差; 亲本; 数量性状遗传; 数量遗传; 遗传方差; 遗传变量; 第一主成分; 多元分析法; 杂种优势利用; 遗传距离; 特征向量; 本征向量; 综合指标; 经济指标; 聚类分析; 点群分析;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1981.s1.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本研究对籼型水稻50个亲本的数量性状,应用多元分析法,测定遗传距离,作为预测F1杂种优势的参数。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为水稻杂交育种的亲本选择及选配强优组合提供依据。供试材料选用对野生稻胞质不育基因具有恢复或保持性能的品种以及不同地理分布和具有特殊性状的品种(系)(见表1)。试验于1979年在本所试验田进行,设计参看前“籼型水稻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研究”。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参考文献[1]。供试亲本数 P=50,重复 r=3,每区考察株数 m=10。计算得九个性状的方差估值,列于表2。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作物数量遗传学基础——二、遗传力及其估算 [J].
毛盛贤 ;
冯新芹 .
遗传, 1979, (04) :42-47
[2]   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及其测定 [J].
刘来福 .
遗传学报, 1979, (01) :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