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分析
被引:31
作者:
段文霞
[1
]
朱波
[2
]
刘锐
[3
]
陈实
[4
]
周玉平
[5
]
陈放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4]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5] 四川白水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来源:
关键词:
人工柳杉林;
生物量;
土壤有机碳;
碳汇;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7.02.009
中图分类号:
S791.31 [柳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对栽植5、10、17、22和26年的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的生物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与林龄并不呈线性相关.柳杉林的碳储量变化与林木生物量的增长趋势完全一致,5、10、17、22和26年柳杉林的碳储量分别为19.8、67.58、5.8、162和275 t/hm2.林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随年份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0~10 cm>10~30 cm>30~50 cm>50~70 cm,但集中分布于50 cm以内.土壤有机碳表聚系数随林龄增长而减小,从5年期到26年期依次分别为14.8、9.68、8.85、5.27和3.86,表明了林木根系对土壤深层有机碳积累的有力贡献.5、10、172、2和26年的柳杉林土壤碳储量分别为80.4、106、126、164和210 t/hm2.人工柳杉林具有庞大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壤碳库.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