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储层分类的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16
作者
张占松
张超谟
郭海敏
机构
[1] 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渗透率储层; 储层分类; 产能预测; 储层指数;
D O I
10.16489/j.issn.1004-1338.2011.05.003
中图分类号
P631.84 [];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利用研究区内22块压汞样品及4 440块有效物性分析样品,建立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的分类标准,为基于测井数据进行储层分类提供参考依据与标准。依据标准对253个储层进行了类别划分,优选了用于储层类别划分的测井特征参数,建立了3类储层特征参数分布范围及均值。借助自适应BP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适合研究区长63段的储层分类判别模型,并将其判别结果与综合判别结果对比,吻合程度较高。通过储层指数与产能关系分析,储层指数与储层产能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利用储层指数建立的产能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超低渗储层分类方法探讨 [J].
杨秋莲 ;
李爱琴 ;
孙燕妮 ;
崔攀峰 .
岩性油气藏, 2007, (04) :51-56
[2]   白豹油田长4+5成岩作用与储层分类评价 [J].
焦创赟 ;
付伟 ;
赵俊兴 ;
陈明应 ;
车明 ;
李志伟 ;
王斌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5) :522-527
[3]   储层油气产能的预测模型和方法 [J].
谭成仟 ;
马娜蕊 ;
苏超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4, (02) :42-46
[4]   油气层产能预测方法及模型 [J].
毛志强 ;
李进福 .
石油学报, 2000, (05) :58-61+3
[5]   储层分类方法的应用及评价 [J].
吕晓光,赵永胜,史晓波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5, (03) :10-1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