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的铀系年龄

被引:14
作者
沈冠军
王家齐
徐必学
匡云
赵建新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海岸与第四纪研究所!江苏南京
[2] 贵州大学化学系!贵州贵阳
[3]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关键词
白莲洞遗址; 新生碳酸盐岩; 铀系年龄; 新—旧石器过渡; 现代人类起源; 第四纪; 广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3 [第四纪(系)];
学科分类号
070905 ;
摘要
因涵盖新—旧石器过渡、出土人类化石及别具一格的石制品 ,广西柳州白莲洞遗址对古人类和石器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新生碳酸盐岩铀系测年的结果表明 :该遗址新—旧石器间的过渡期不超过 3ka± ,短于基于钙板 1 4 C测年得出的 6 ka± ;西 6层钙板和石笋的 2 3 0 Th年龄为 16 0 ka± ,西 7层人牙化石的年代应大于此值 ;“白莲洞式”石片打制法呈清晰的演化脉络 ,时间跨度至少为 15 0 ka。邻近的柳江人地点和土博前洞铀系测年结果与本文一致。这些地点年代位置的大幅度前移 ,是我国晚更新世人类遗址已有年代框架被总体压缩的例证。具现代解剖特征的智人在中国出现的年代很可能比原认为的早得多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106 +10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 [J].
吴新智 .
人类学学报, 1999, (03) :165-175
[3]  
广西柳州白莲洞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发掘报告[J]. 易光远,杨群,黄云忠,刘文,郭绒先,陈国康,周国兴,张小骅,谢崇安,余善书.南方民族考古. 1987(00)
[4]   广西柳江土博出土的人牙化石及共生的哺乳动物群 [J].
李有恒 ;
吴茂霖 ;
彭书琳 ;
周石保 .
人类学学报, 1984, (04) :322-329+415
[5]   广西洞穴中打击石器的时代 [J].
贾兰坡 ;
邱中郞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60, (01) :64-68
[6]   广西柳江发现的人类化石 [J].
吴汝康 .
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1959, (03) :97-104
[7]  
227 TH 230 TH dating method: Methodology and application to Chinese speleothem samples[J] . Guanjun Shen.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1996 (7)
[8]  
New Late-Pleistocene uranium–thorium and ESR dates for the Singa hominid (Sudan)[J] . F. McDermott,C. Stringer,R. Grün,C.T. Williams,V.K. Din,C.J. Hawkesworth.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 199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