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必须正视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7
作者
张素华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潘德克顿体系; 自然权利; 法定权利; 权利客体; 支配性;
D O I
10.19404/j.cnki.dffx.2018.02.003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随着民法典编纂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人格权法是否独立成编再次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人格权法独立成编首先需要克服潘德克顿体系的束缚,人格权自诞生之日起就被排斥在该体系之外,人格权法完全是实践的产物。将人格权作为自然权利对待是一种立法者的不作为。人格权只有不断地上升为法定权利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保护。宪法基本权利架起了自然权利与法定权利的桥梁,人格权一般条款则使得宪法基本权利与人格权之间能够有效互动。人格权作为独立的民事权利在民法典中单独成编,还需克服诸多的理论漏洞,权利客体并非权利的必备要素,权利内容才是根本。人格权具有支配权能,并不是必须同时表现为事实支配和法律支配,事实支配对于人格权来说是普遍存在的,但对于法律支配则涉及哪些人格要素能够进行支配,如何支配,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伦理的判断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民法人格权和宪法人格权的独立与互动 [J].
张善斌 .
法学评论, 2016, 34 (06) :50-60
[2]   中国民法典中不能设置人格权编 [J].
梁慧星 .
中州学刊, 2016, (02) :48-54
[3]   人格与人格权立法模式探讨 [J].
马俊驹 .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22 (01) :184-196
[4]   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再批评 [J].
尹田 .
比较法研究, 2015, (06) :1-7
[5]   人格权确认与构造的法律依据 [J].
韩强 .
中国法学, 2015, (03) :138-158
[6]   人格权的利益结构与人格权法定 [J].
张平华 .
中国法学, 2013, (02) :43-57
[7]   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 [J].
刘凯湘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2) :200-208
[8]   一项新的宪法上基本权利——人格权 [J].
张红 .
法商研究, 2012, 29 (01) :38-42
[9]   论人权与基本权利的关系——以德国法和一般法学理论为背景 [J].
张 .
法学家, 2010, (06) :17-27+174
[10]   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 [J].
尹田 .
法学杂志, 2007, (05)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