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坎门排污口邻近岩相潮间带生物分布特征

被引:11
作者
高爱根
杨俊毅
曾江宁
王春生
胡锡钢
陈全震
朱根海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区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区域海洋学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3] 浙江杭州
[4] 浙江杭州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潮间带; 底栖生物; 分布特征; 坎门排污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31 [海滨];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703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2002年8月对玉环坎门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邻近岩相潮间带生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样,共鉴定出生物57种,其中大型藻类8种、多毛类动物2种、软体动物28种、甲壳类动物13种、棘皮动物1种和其它类动物5种。该排污口邻近两侧岩相潮间带平均生物量为1544.72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948个/m2。位于排污口左侧的I断面生物量和栖息密度(2406.19g/m2和7415个/m2)明显高于II断面(683.27g/m2和484个/m2),I断面的生物多样性指数(0.91)和均匀度指数(0.39)小于II断面(1.80和0.68);两条断面生物量垂直分布均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I断面栖息密度分布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II断面栖息密度分布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对排污口邻近岩相潮间带生物生态分析表明,该潮间带生物数量的水平分布受海岸开敞度的影响,而垂直分布则与潮区的不同和浪击度的强弱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污染程度评价标准的分析 [J].
蔡立哲 ;
马丽 ;
高阳 ;
郑天凌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5) :641-646
[2]   浙江省海岛潮间带生态学研究 Ⅱ.数量组成与分布 [J].
邵晓阳 ;
尤仲杰 ;
蔡如星 ;
卢建平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4) :279-286
[3]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 [J].
张永普 ;
应雪萍 ;
吴海龙 ;
王一农 .
海洋湖沼通报, 2000, (04) :26-33
[4]  
宁波海岛期间带生态学研究──Ⅱ.数量组成与分布[J]. 卢建平,蔡如星,胡建云,范明生.东海海洋. 1996(04)
[5]   南麂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潮间带软体动物生态研究 [J].
高爱根,陈国通,杨俊毅,尤仲杰 .
东海海洋, 1994, (02) :44-61
[6]   利用底栖动物监测污染的生态学方法——1.种类中个体分布作图法 [J].
贾树林 .
海洋环境科学, 1991, (01) :68-72
[7]   底栖动物与海洋污染监测——Ⅰ.生态学的方法 [J].
阎铁 ;
吕海晶 .
海洋环境科学, 1989, (02) :45-52
[8]   胶州湾潮间带污染生态学的研究 [J].
范振刚 .
海洋科学, 1982, (06) :39-41
[9]   排污对锦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生态的影响 [J].
贾树林 ;
王淑华 ;
田力 ;
庄云辉 .
海洋环境科学, 1982, (02) :7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