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养老的模式类型与现实困境

被引:68
作者
王伟进
机构
[1]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养老服务; 互助养老; 时间银行; 多代屋; 义庄;
D O I
10.14150/j.cnki.1674-7453.2015.10.014
中图分类号
D669.6 [中、老年];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我国互助养老创制自民间,是城乡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自发性策略。目前有四类活跃的互助养老模式:在农村主要是肥乡互助幸福院及其翻版,在城市主要有结对组圈式、据点活动式和时间银行式三种。在养老脸面观、政府角色定位、资金稳定性、满足服务需求等方面,互助养老面临现实困境。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提高互助养老的成效尤为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发展问题研究附视频 [J].
耿卫新 .
统计与管理, 2014, (12) :47-49
[2]   中国传统民间互助养老形式及其时代价值——基于闽南地区的调查 [J].
高和荣 ;
张爱敏 .
山东社会科学, 2014, (04) :42-46
[3]   美国“自然形成退休社区”养老模式探析 [J].
侯立平 .
人口学刊, 2011, (02) :58-63
[4]  
一家的钥匙三家管[N]. 丁雷.大连日报. 2011 (A02)
[5]  
河北肥乡的低成本互助养老模式[N]. 李运强,周丽婷.中国妇女报. 2011 (A01)
[6]  
老来互为伴 相携享晚年[N]. 姜慧丽.青岛日报. 2011 (003)
[7]  
“关爱圈”让老年人实现互助养老[N]. 杨英春,杨作清.中国社会报. 2009 (001)
[8]  
今朝我助他人 来年他人助我[N]. 李秀英,杨建华.中国劳动保障报. 2009 (002)
[9]  
互助养老:农村养老新探索 .2 张岭泉,高坤. 河北日报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