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油田污染物入海通量及优化管理

被引:4
作者
穆从如
李亚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2] 胜利石油管理局桩西采油厂
关键词
黄河; 感潮河; 河流; 污染物; 环境管理; 模式计算; 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2 [部门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胜利油田所在的黄河三角洲诸条河流按入海类型分为三种形式:设有防潮闸的感潮河;设有排涝站的入海河;直流入海的感潮河。按照各河流入海段面、流速、流量和水体污染物浓度,建立起各种感潮河污染物入海通量模式,计算结果说明沿海油田排放的石油类污染物入海通量为1456t/a,COD入海量为5720t/a。根据各条入海河流不同功能和污染物入海量,按照国家地表水质标准,制定出入海河流环境组合目标,用总量控制方法提出污染源削减要求,以保证黄河三角洲沿海滩涂环境质量。并以污染物入海通量、河流径流量、污染物自净系数和污染物削减量等因子建立各条河流优化管理模型,为保护环境提供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环境与发展[M]. 科学出版社 , 方磊主编, 1992
[2]  
油田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文集[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景华等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