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体育管理社团化取向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李晴慧
机构
[1] 不详
[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技书刊部 北京
[3] 不详
关键词
体育; 管理; 体育社团; 改革; 社会化; 中国;
D O I
10.16470/j.csst.2003.12.001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现中国体育的社会化必须依靠体育社团。经济的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政府的小型化、社会的多元化,都在呼唤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管理机制。社会团体将逐渐成为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管理组织,体育领域中的改革,也必须顺应这种趋势,走社团化管理的道路。社会化、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体育社团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中国的体育体制应顺应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实现体育自治。体育管理社团化是中国体育体制改革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中国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也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 / 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全国性体育社团现状分析 [J].
崔丽丽 ;
叶加宝 ;
苏连勇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4) :1-5
[2]   体育社团组织现状与思考 [J].
景永魁 .
体育文化导刊, 2001, (06) :14-16
[4]   我国未来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构想 [J].
治学 .
体育文史, 2000, (06) :7-9
[5]   世纪之交体育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J].
卢元镇 .
体育科学, 2000, (03) :1-6+9
[6]   现阶段我国体育行政管理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J].
肖进勇 ;
王志杰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0, (02) :16-18
[7]   我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J].
胡鞍钢 .
体育科学, 2000, (02) :1-3+6
[8]   析改革开放20年中国体育思想之变革 [J].
陈融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4) :1-6
[9]   21世纪中国体育价值取向变化之前瞻 [J].
陈融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1) :6-8
[10]   粤港澳三地区体育社团发展特征的比较研究 [J].
梁俊雄 ;
刘国强 ;
许仲槐 .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999, (01)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