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89
作者
苏慧
李莪
翁梨驹
奚虹
饶小雪
桑国卫
机构
[1] 不详
[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红十字朝阳医院妇产科
[3] 不详
[4]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5] 不详
关键词
米非司酮,催产素,引产,妊娠,胎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19.3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用于足月妊娠的促宫颈成熟与引产作用。评价其对母儿的安全性。方法:选择124例妊娠37~42周有引产指征未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米非司酮组62例,服米非司酮50mg,每天2次共2天,第3天分别给予卡前列甲酯栓(PG05)及催产素(各31例)引产。对照组62例观察2天,第3天分别用PG05及催产素引产。观察各项产科参数。各组均于头盆衔接时,分娩后立即抽血,分娩时并抽脐静脉血,测定米非司酮浓度及雌、孕激素,睾酮,皮质醇,醛固酮及胎盘泌乳素水平。结果:米非司酮具有明显的促宫颈成熟作用,米非司酮组宫颈Bishop评分增加明显,并优于对照组(P<0.001),且具有一定的引产效果。米非司酮组引产成功率(82.26%)优于对照组(62.90%)(P<0.05),并且减少催产素用量(P<0.05)。副反应主要为轻度恶心及呕吐。母血米非司酮峰值范围200~700μg/L,根据NDP法计算的消除半衰期约为21.7小时。脐血米非司酮浓度波动于34~142μg/L之间,不与母血水平呈一级速率关系。脐/母血药比值为0.25±0.08。母血及脐血各种激素测定,米非司酮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结论:米非司酮具有促宫颈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学变化 [J].
翁梨驹,焦丽娅,唐小奈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5, (09) :522-525
[2]   卡前列甲酯栓剂用于妊娠晚期引产的临床观察 [J].
杨振芸,李莪,于莎莎,翁梨驹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4, (05) :273-275+316
[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人血中RU486及其代谢产物 [J].
张国庆 ;
叶智厚 ;
石永恩 ;
贺昌海 ;
白秀梅 ;
许建秋 .
生殖与避孕, 1991, (01) :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