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民事诉讼法学的理论演变与解释方法论

被引:3
作者
金春
机构
[1] 日本同志社大学法学院
基金
日本学术振兴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解释方法论; 纠纷解决; 利益衡量论; 法教义学;
D O I
10.19375/j.cnki.31-2075/d.2018.04.009
中图分类号
D931.3 []; DD915.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解释方法论在日本民诉法研究中并不是显著的命题。长期以来,日本民诉法解释并不特别重视法律条文和立法者本意,解释方法论遵循的主要是利益衡量论,近年始有学者对它提出批判。日本民诉法解释方法论选择既源于民事诉讼法的目的被定位于纠纷解决,也与战后比较法研究中利益衡量论的引入有关。日本民诉法利益衡量论有别于民法中的利益衡量论,也有别于受德国法影响的亲实体法解释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并不局限于衡量或分配原被告之间的财产或价值,更多地蕴含了对作为制度利用者的当事人的便利、制度运营者的公共利益、民事诉讼程序的动态发展等要素的考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2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被误解和被高估的动态体系论
    解亘
    班天可
    [J]. 法学研究, 2017, 39 (02) : 41 - 57
  • [2] 当代日本的民事诉讼[J]. 山本克己,金春.私法. 2006(01)
  • [3] 新堂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 新堂幸司, 2008
  • [4] [民法講座[別巻1]] .2 瀬川信久. 有斐閣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