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油茶品种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

被引:15
作者
陈良秋 [1 ,2 ]
杨伟波 [1 ,2 ]
王兴胜 [3 ]
唐龙祥 [1 ,2 ]
机构
[1]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2] 海南省热带棕榈植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筹)
[3] 海南省五指山市人民政府
关键词
油茶; 叶位; 叶绿素含量;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22.145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油茶(Camelliaoleifera)品种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及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阐明不同品种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分布状况,为油茶苗的适应性的快速鉴别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用叶绿素仪测定海南引种栽培的4个油茶品种叶绿素含量,研究油茶幼苗叶绿素含量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不同油茶品种幼苗叶片、不同叶位叶片及同一节位叶片不同部位的叶绿素含量均存在差异。cl03、cl04和cl40品种为一类适应种,cl23为另一类适应品种,且cl03、cl04和cl40品种适应性较cl23高。[结论]油茶幼苗期植株中部叶位叶片的中部的叶绿素含量变异不大,相对稳定,因此选择这一部位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2036 / 1203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棉花氮素和SPAD值叶位分布规律研究 [J].
罗新宁 ;
陈冰 ;
张巨松 ;
蒋平安 ;
娄善伟 ;
彭小峰 ;
何嘉林 .
棉花学报, 2009, 21 (05) :427-430
[2]   油菜菌核病、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J].
胡昌高 .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 30 (04) :184-185
[3]   甘蓝型油菜新不育系恢复材料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英文) [J].
李浩杰 ;
蒲晓斌 ;
张锦芳 ;
张启行 ;
蒋梁材 .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 (01) :49-53
[4]   SPAD-502叶绿素仪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附视频 [J].
徐照丽 ;
李天福 .
贵州农业科学, 2006, (04) :23-24
[5]   旱地不同冬小麦品种氮素营养的叶绿素诊断 [J].
赵满兴 ;
周建斌 ;
翟丙年 ;
杨绒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461-466
[6]  
中国油茶栽培与病虫害防治.[M].束庆龙; 张良富; 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